爱,是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。爱,亦是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。爱,有奏不尽的曲,爱,有唱不完的歌。所不同的是,同一首爱的歌曲,有的人用嘴唱,有的人用心唱,而且唱得那么有声、有调、有感、有情,使人流连忘返,令人浮想联翩。里尔克的诗就颇具这种感染力。在《总是一再地……》这首诗中,他借一对恋人的幽会,叙述了一个漫长而古老的故事,回顾了人类恋情的历史。而在本文所论及的《爱的歌曲》中,他又把对爱情的描绘由社会转向了个人,转向了个人的内心世界。可以这么讲,里尔克的前一首诗所展现的是爱情的宏观历史,而后一首诗则展现了爱情的微观世界。前一首诗侧重的是对爱情的外在描写,后一首诗则是对爱情的内在刻画。前一首诗是粗描,后一首诗是细雕。有趣的是,这一宏,一微;一外,一内;一粗,一细,不论哪一种风格,都鲜明地体现了里乐克诗歌的创作特征——强烈的象征性。
在台北这个大都会中,有三组人马,分别面对了不同的问题,一组原本陌生,却因为彼此的配偶互相通奸,而协力去抓奸的男女,另一组则是要借精生子的一对女同性恋,第三组问题最大,一个女人得在丈夫没发现前,把死在自己床上的情夫的尸体处理掉. 无巧不巧,这三组人因为台北的交通难题,交会在一场车祸中,因而引发出匪疑所思的结局.